早产不是喜事准妈要警惕
据统计,每十个孩子中就一个会提前来到人间。而在妊娠24个周到32个周之间想要早早来到人世的小宝宝,医生们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尽可能地让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待得久一些,哪怕是多待一天也好。因为即使是短短的几天也会使早产宝宝的成活几率大大提高。那么,究竟哪些原因容易导致早产,准妈妈有该如何预防呢?
引起早产的原因有哪些?
常见的原因有:
1、孕妇年龄过小(<18岁)、过大(>40岁),体重过轻(<45k8);有吸烟、酗酒习惯者;
2、过去有过流产、早产史;
3、母体生殖器官异常,如子宫肌瘤、双子宫、子宫颈内D松弛;
4、母体患急性传染病或慢性疾病,如严重贫血、心脏病、肾脏病、阑尾炎、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5、胎儿及胎盘方面的原因有双胎、羊水过多、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位不正、胎膜早破等;
6、母体营养不良,或过于劳累,遭受严重的精神刺激或创伤;
7、医源性因素如孕妇有内科、外科合并症或产科合并症,必须提前终止妊娠者。
早产的三个征兆
1.下腹部变硬。过了第8个月,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时,首先保持安静,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
2.出血。少量出血是临产的标记之一,但有时是从生殖器官出血,这有非正常临产的危险,可局部用干净的纱布、脱脂棉、卫生纸垫上止血。
3.破水。温水样的东西流出,就是早期破水。有的孕妇即便是早期破水,仍能在几周后平安生产,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可把腰部垫高,不要动腹部,马上去医院。
多注意子宫收缩频率
在超过饪振三十周后,子宫收缩次数才开始增加,但也很少超过每小时四至五次,所以对于容易发生早产的孕妇一般都建议妈妈尝试学习以手去感觉下腹部子宫的收缩,如果每小时子宫收缩超过四至五次,表示子宫收缩的次数增加,子宫变得不稳定,有发生早产的可能性,需要卧床休息或进一步处理。
过去文献有很多证据显示,病人在发生早产之前七天内,尤其是发生前二十四小时,子宫收缩的次数会增加。因此在子宫收缩次数明显增加,而卧床休息却无法改善时,应尽速与医护人员联络或至医院就诊。
早产的警讯
另外有些病人在发生早产前会有类似下腹胀痛、下坠感,像月经来潮时的胀痛或痉挛腰酸、阴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出血的症状出现,均应特别注意。这些症状都是在子宫规则收缩发生早产之前常见的警讯,应该尽速处置。
除了安胎的药物之外,病人在就诊之前或安胎治疗出院后,仍应多卧床休息,医师建议早晚较少各卧床一小时。尽量左侧躺,但以舒适为原则,视情况需要增加卧床时间及次数。若有早期破水、子宫颈扩张或羊膜膨出至子宫颈或阴道的现象均应住院治疗。
跌倒了是否会早产?
有时跌倒会引发阵痛,但不会流产或早产,如果经过2~3天没有什么异常,那就是一切平安无事,这是因为羊水起到了缓解应急、保护胎儿的作用。
早产高危险群
本身曾有早产病史、怀多胞胎或在怀孕期间经常有阴道出血的孕妇,均是早产的高危险群病人,应多注意休息并观察子宫收缩的次数。至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甚至妊娠高血压症的孕妇更应注意饮食控制与服用药物,必要时尽早住院治疗,控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延长妊娠周数。有些孕妇本身的工作量大,或是体力、精神压力负荷大者,亦应视情况在孕期多卧床休息。因为许多文献报告均显示过多体力或压力的负荷都容易造成早产。
均衡的饮食则是怀孕或安胎期间较好的营养补充,胎儿并不会因为妈妈多吃高蛋白食物或某类特别的维生素或矿物质,就会生长得特别迅速。多摄取含高纤维的蔬菜及适量的各类含蛋白质、脂质、糖类食物不仅对胎儿有益,也可帮助孕妇体重的控制、消化道的蠕动及排便。
预防早产的要点
1.不要碰腹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或上下班高峰时外出,被人碰一下,就有跌倒的危险,特别是上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拿重东西或拿高处的东西,以免碰到腹部。
2.不要刺激腹部。严重的腹泻因排便时刺激子宫使其收缩加快,可引起早产。正常意义上的夫妻生活与早产没有关系,但只要有一点点早产征兆,应禁止夫妻生活。
3.你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患有心脏病、肾病、糖尿病、高血压、流感、没有治好的梅毒等疾病。
4.安静地休息。要注意保持精神上的愉快。意想不到的事故、烦恼,甚至于有时噪音都能引起早产。要注意避免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5.不要让腹部紧张。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的姿势,会使腹压升高子宫受压,也可引起早产。
6.有宫颈机能不全、子宫畸形等异常情况的孕妇请加以注意。
7.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胞胎或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症等情况的孕妇请遵照医生的指示活动。
温馨提醒:善用医疗资源,减少早产发生
保持与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密切联系,是孕妇居家避免早产或并发痒的一个方法。了解个人的生理特质,注意早产的症状,善加利用医护人员的意见,通常可以减少许多并发症或早产的发生。
如果不幸发生早产,我们也建议病人应优先选择有新生儿加护病房设备的医院待产或生产,早产儿出生后有新生儿专科医师的照顾及相关仪器的配合,将可大幅改善新生儿的预后。